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趋势
从万邦果品批发市场看水果:国产精品果迅猛崛起,两极分化加速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1-09-04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359
   7月14日,笔者走访了郑州万邦国际农产品水果批发市场,不仅是全国排名前十的批发市场之一,也是河南最大的果蔬仓,它的走向代表着风向标。这次走访,笔者观察到了一些现象,在此和各位分享。
 
  打开腾讯新闻,查看更多图片>
 
  进口水果VS国产精品果:国产精品果崛起,是未来趋势!
 
  万邦果品交易市场分为大宗农产品交易区和精品水果区。上午九点半左右,笔者从普通果蔬交易区到精品区走访了一圈,错过了凌晨四五点开始的交易繁忙时期,这个时候的交易市场人并不多。
 
  普通果蔬交易区的农产品基本属于大通货,品质一般。从人流量来看,精品水果区的人流量相比普通交易区少了不少。
 
  走了一圈下来,笔者看到比较多的也是当时走货量较大的几个品类主要是西瓜、桃、榴莲、火龙果、甜瓜等果品,其次是葡萄、青柚。
 
  最后笔者走访和调研了精品水果区。
 
  “做俏货,有压力,需要沉淀,但是有市场!国产精品果是未来趋势。”在精品果区,笔者来到了一个刚进入万邦批发市场仅2年,但已经在精品果区打出了名堂的档口——品俏供应链。
 
  老板王伟告诉笔者,过去,国产精品果没有被开发出来,现在货源开始在全国流通,逐渐发现国产的比进口的好吃,尤其是柑橘。再加上疫情,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产精品果的发展。但国内在标准化方面还不足,果农的商品化意识还比较弱。我们扮演的角色是促进国产精品果的发展。
 
  采购商的硬核需求:稳定性、口感好是关键
 
  对于采购商而言,对于合作的供应链有以下几点因素比较看重:
 
  第一,供货的稳定性。能否持续稳定供货,是采购商衡量是否跟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的因素之一。作为品俏的供应链,青岛及地象限与王伟的合作今年刚拉开帷幕,同样定位高端,做尖货儿,两家的合作一拍即合,从釜山88小番茄开始。王伟直言,“其他家都不稳定,你们家就是稳定,一直都在稳定出货,这是我感觉你们今年做得比较好的一点。”
 
  “现在万邦市场像我们这种做精品的很少。之前来了好几家做精品果的,但是现在差不多都退了。对于我们来说,一是坚持品质,第二,不管行情好与坏,我们的思路就是行情好的话赚钱,行情不好的时候要舍得去赔钱。必须把客户给养起来,养起来之后,接下来我觉得,尤其是流通环节,那种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,现在就是前期打基础,先不要想着赚钱,打出影响力,慢慢就做起来了。”
 
  第二,口感,也就是好吃。对于做精品果的采购商老板来说,这个是考量的关键。
 
  “我们从来不怕好货进来,只要口感好。我们也不定位高端低端。”王伟说,他的理解是,不存在高端低端,只存在口感好与不好。
 
  “这个市场上其实对口感的要求大于对于规格、品相等等的要求,是吧?”
 
  “对对。”
 
  “只要口感好,品相差点呢?”
 
  “品相差点也是一个特点啊,对于品相差的,我们就给它挂个丑字。只要口感好,你看去年的丑桃,就是长裂了。到最后产地收购价格五六块一斤。刚开始产地块把钱一斤,后来产地价格都涨了。”
 
  “我们去产地收购,从来不看品相。只看口感。”
 
  “我在万邦市场只做了两年,今年马上要再扩2个档口,为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发展这么快?就是因为我是做零售开始的,我清楚消费者的需求。”王伟说到。
 
  两极分化严重
 
  好货和差货两极分化严重。“特别是这两年社区团购上来的时候,去年特别火爆的时候我有预判,接下来要么你就往差货方面走,要么就往高端方面走,一定会出现两极分化,如果你做差货的话,就是比价格,但是比价格,永远比不过人家补贴的,那只有一个方向:往品质、高端方向走,然后今年真的就是这种现象在整个万邦都开始明显起来了。”
 
  对此,青岛及地象限联合创始人于利宁有同样的看法,对于做通货、大货、品质差的货,竞争将会越来越无序。做尖儿货,虽然说用户群相对窄了一些,做好货用户群窄一点,但是相对来说稳定性要更高一些,抗风险能力强。另外一点就是,溢价能力高。
 
  “今年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型,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做产区的精品跟尖儿货。方向变了。去年(2020年我们发货多的时候,小番茄一天能出四五万斤),今年发货最多的时候一天不到2万斤,1.5万斤左右。但是现在精品跟统货的比例发生了变化,精品的比例能占到60%-70%(精品有溢价空间的),现在产区货的整体品质和溢价还是不太一样,现在产区的价差很大了,之前产区价差都很小,现在如果把大货都包含在内,价格从1.5元/斤-6元/斤不等,这说明从产地这块儿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。”
 
  出现两极分化,我觉得对整体的水果操盘是一个好事儿。之前好货差货一个价,现在至少是有价差了,这样,很多人会考量,我是要往好的方向去做,还是往统货方向去做?我们今年做的最大一个选择就是往精品上去转。
 
  以平度小番茄产区为例,整个产区1.5万亩的面积,产区代办超过200家,主要集中在2个乡镇。这个时候,大家势必都处于一种状态,就是统货的竞争状态,现在统货是什么状态?整个产区,先被尖儿货削了一刀。平度整个产区做尖货的代办差不多有4家。除了尖货以外,还有一个是精通,精通基本比统货高1块钱。精通又削了一刀。然后就是优统。这一部分要保证品质,基本上高出统货5毛钱。在产区也有一部分在做这种优统的,但是不多。剩下的货才是统货,被当地200多家代办瓜分。
 
  以前通过代办就能收到好货,但是现在收不到好货了。现在大家都是盯着一个好果园,直接包园了。尤其是冬枣,特别明显。不光小番茄有这种情况,现在这个水果产区都是这种情况。其实,这也是两极分化造成的。
 
  对于供应链而言,要做的,提高自己在产地端的竞争力,一个是稳定性,一个是品质。稳定性进来之后,也会把不稳定的踢出去,对产地端的好货源拿捏得会更精准。产地端竞争力提升以后,我们在流通端的竞争力才能加强。
 
  回到种植端,笔者想说的是,疫情之后,受各方面因素影响,水果整体行情低迷。直接表现就是价格低迷,但同时,洗牌速度加快,本文提到的流通端是如此,种植端同样,会有相当一批淘汰出局。
 
  依然下定决心坚守在水果行业的,要准备好一场持久战,建议不妨从长期价值主义来看,回归到品质上,围绕品质去做布局,因为市场需求已经在发生变化了。